我在现场我们都是追梦人致敬——浩瀚星辰里的追梦人

【编者按】

我们都是追梦人。

↑FAST揭示的银河系星际空间电离气体分布图(速度区间-40km/s到+120km/s的累积,研究团队供图)。

↑FAST揭示的银河星际氢原子气体分布图(速度区间-150km/s到+150km/s的累积,研究团队供图)。

该特别专题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景益鹏院士表示,“高灵敏度FAST观测揭示了银河系前所未有的细节。研究团队发表的中性氢和电离氢数据库可以用于探索银河系星际气体的许多特征,为世界范围内的天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从古至今,人类都渴望有一双“千里眼”,能够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接近宇宙从哪里来,又将到哪去的终极命题。中国科学家们在贵州的喀斯特洼地里建立了“中国天眼”,可以说,它也是全人类眼睛的延伸。

从2008年奠基,到“中国天眼”进入成果爆发期,我以记录者的身份,全程见证了“中国天眼”的每一个关键瞬间。从第一块反射面板安装,到4450块反射面板安装完成;从项目初见雏形,到宣布落成启用;从首次发现脉冲星,到发现6600余颗脉冲星;从通过国家验收,到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就像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我也见证了“中国天眼”从啼哭落地到蹒跚学步、最终成为青年才俊、国家栋梁的全过程。

在记录中国天眼的发展历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无疑是那些在中国天眼工作的科学家和普通工人,他们是浩瀚星辰里的追梦人。

20多年前,一群中国科学家以“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在全世界都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让看似“空中楼阁”的“中国天眼”最终得以屹立在贵州的群山之中。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带领团队走遍了贵州喀斯特石山里的上百个窝凼,最终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在近400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平塘县大窝凼: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围绕,天然挡住外面的电磁波。

如果要问,“中国天眼”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除去科学上的价值,或许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敢创新,能创新。“没人告诉你可以怎么做,谁也没有把握自己的方法一定行。”反复试验、多次失败、越挫越勇的艰难攻关几乎贯穿了“中国天眼”建设阶段的每一个环节。

望远镜调试工作极具挑战,一般传统望远镜的调试周期至少需要四年。“中国天眼”的调试难度更大,不仅涉及众多学科及专业的交叉应用,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幸好,有一群年轻人陪伴着姜鹏一起面对这项艰巨的任务。

“中国天眼”FAST团队里有大量的青年,他们的人生早已和中国天眼紧密相连。

不仅是科学家,大量的普通工人也在此挥洒青春和汗水。

从建设阶段到调试阶段,在“中国天眼”工作的工人们以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实现了科学家们的一个个大胆设想。

敢为人先的魄力、追求极致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定力,这既是“中国天眼”的成功秘诀,也是我们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不二法门。在这个过程中,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当然更离不开中国多年发展积累的实力。

从2008年奠基,到如今“中国天眼”已进入成果爆发期,新华社全程见证了“中国天眼”的每一个关键瞬间。从中国天眼奠基之日开始,14年来,新华社的镜头前后百次全方位拍摄“中国天眼”,多篇独家报道全景式表现新时代科技创新重大成果。这群浩瀚星辰里的追梦人数十年如一日投身喀斯特地貌的洼坑中艰辛求索,让茫茫宇宙有了意义,让渺渺星河有了色彩。

监制:王建华、费茂华

统筹:周大庆、刘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