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真岩,原名显真岩,在钟佳桥钟先村寺门前组。从寺门前进山,一条小路直入山坡,两岸青山竹影,中间水草茂盛,脚下水声潺潺,山风清凉,让人惬意顿生。

  在山坡一公里许,有一座名叫寿龙山的大石山横空而过,山麓为宝相寺。隐真岩在宝相寺的后山。登山顶,俯瞰四山环绕,如百千螺髻,出没于烟波之中,堪称奇绝。其南对北仙观,北通龙翔里,东接慈峰山,西连新市镇。回望县城,仅数点苍茫而已。明崇祯年间,云南布政使县人文士昂登隐真岩,作诗说:“峭壁层岩宿白云,登临尽可出尘氛。花迷幽壑藤萝古,洞楼清岚石磴分。”

  旧《攸县志》和《司空山志》载,隐真岩“相传为南齐时张司空修炼处,岩右有石臼,臼底微有红色,如丹砂。臼旁有石莲花,方广盈丈。水清如鉴,虽旱不涸,人异之。”因此,吸引众多的游人。从宝相寺之右寻流穿竹,拾级而上,至寿龙山半腰,有一小洞,洞口宽约3米,里呈穹窿状,用条石封闭着,传为和尚集体安放骨灰的地方,名叫“普同塔”,左右石刻“山中无岁月,世界皆乾坤”的对联。普同塔右边走廊石壁,一群如碗状的大小不一的石洞倒挂着,形似蜂窝,且状态各异,深浅不一。内壁和口沿被风化得光溜溜的。石壁走廊上,有一直径约30厘米的圆形小盘,深8厘米,底平。四周无水源,却长年充水,积滨得呈黑绿色。天工造化的境界,足让人赞叹。

  从普同塔石壁,沿石级再上20米处,一大洞似张口在迎接游人,洞额石雕凸体“隐真岩”三字,每字40厘米见方,传为清康熙岁贡胡士注所书。胡士注在游览隐真岩后,以此洞曾为梁时张司空隐居地,而改显真岩为隐真岩。沿9个阶梯而上,进入洞内,宽阔平坦。洞门高约5米,横洞16米,纵深24米,中间生成一佛座,传为张司空床塌,清旷无尘。后由僧人辟为佛殿,上列释迦如来、观世音菩萨等塑像。左右阶梯,各列12天尊。如今被毁,只见空床而已。唯左边阶梯之上,大洞之中又生众多怪洞,内供张司空、陈大仙像,洞壁上仿佛有字。据胡士注《隐真岩记》,为前人游览时所刻,由于时间久远,剥落难摹,摩挲久久,仅能见“不……真德”3字。

  岩内洞中连洞,岩中有岩。洞壁上如灯的洞孔比普同塔壁更加密密麻麻,大洞更属奇形怪洞。有一凹刻长方形框,长1米,宽0.5米,内刻双线“佛”字。石壁上横刻一行字,漫灭不全,能见到的仅“皇上岁仲十二僧……住持……匠人文……”12字。左侧石洞,传为张司空捣药之臼,洞底微红。唐苏师道作《司空山记》载:“隐真岩,石上有臼,仅两百所,药气犹香。”岩左侧有人工挖凿的阶梯和凹坑,有人为攀爬痕迹,想是张司空捣药采药所致。

  张司空种荷池,在岩右对峙的寿龙山腰,一座巨大石岩之下,石壁上滴水汇成涓流,流入岩下1.5米见方的石池。池中满是水草败叶,池周围小竹、杂枝笼罩。事过境迁,物是人非,种荷池虽不见荷,更不见五色相间荷花,但透过清澈的池水,人们似乎也能闻到当年的清香。

  “寿龙山,山环山,山高险峻天然景;隐真岩,岩中岩,岩深宽阔神仙府。”站在隐真岩前,看到寿龙山如半个“回”字,怀抱着隐真岩,奥密如城,缺处即径,对山悬挂竹木,青黄点染。回望岩壁,石花青翠,药草鲜艳,使人感觉如入仙境。诚如清进士王纯鏳《游隐真岩》所吟:“我寻仙桥路,飘涉五云奢。涧底时闻鸟,云端远见花。草侵丹灶冷,松拂玉坛斜。惆怅沧江约,悠悠未有涯。”

来源:攸县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