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城东有一座山叫灵龟峰。灵龟峰林木茂密,独立于洣水河畔,形似一只逆水浮游的巨龟,故此得名。灵龟峰与对河白茅洲相望,峰上屹立有古刹灵龟寺、观音殿。远看殿宇依山而建,凌空而立,气势恢宏;近看青砖灰瓦,古色古香,秀美天成。故而灵龟峰享有峰奇、水秀、林幽、寺古,“梅城第一峰”的雅号。

据《攸县志》载:灵龟寺始建于明代嘉靖(1522~1565)年间,由邑绅刘伯相倡建“元帝祠”于龟峰之巅。隆庆年间(1567~1572),县衙狱吏张镗在“元帝祠”出家为僧,改“元帝祠”为“张镗庵”。尔后,攸县教谕杨世桂偕县学训导殿尚质、卡尧封等游灵龟峰,提议改庵为寺获准。

登上灵龟寺山门,镶金楹联“黄云紫雾天张盖,翠壁苍岩地拥屏”,与楣额“威镇灵峰”互为辉映。正是这种自然美景,引来不少文人墨客吟诗作对,为其装点,引人入胜。

明代诗人刘愈登灵龟峰,曾写了一首《灵龟寺》,诗曰:“孤峰江山峙,带雨始登临。小径当门曲,归帆隐雾深。乱云吞怪石,竹影倒潭心。漫与山僧话,凉风吹客襟。”诗人写的是一个大雾天,他冒着风雨坐船来到灵龟寺游览的景观。清人彭廷梅登灵龟寺,用诗描述的情景,更有一番景趣:“峭壁幽灵步缓趋,廊回崖厂驾去衢。人从天半闻钟声,寺转松荫入画图。远水净围千竹翠,澹烟晴染一眸孤。摇摇小艇青布外,风里渔歌乍有无。”

正是灵龟寺的景观别致,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本邑县令张健修葺寺宇时,欣然提笔,书题“梅城第一峰”。

灵龟寺与白茅洲隔河相望,县内流行一幅脍炙人口的巧对:“灵龟峰,峰上生枫,风吹枫动峰不动;白茅洲,洲畔泛舟,州催舟行洲未行。”据传,此联出于县内名士陈之駓之手,下联原文为“白茅洲,洲畔泛舟,水催舟行洲未行”,似较贴切自然。将“水”改为“州”,意指州官,颇现斧凿之嫌。

来源:攸县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