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云集窑:

始于唐末,兴于宋,终于元初,以烧青瓷为主,釉色以豆青、淡青、翠青为主,并有少量米黄色、器形有碗、碟、罐、坛、壶、钵等。其出土的器物标本和珍贵文物对于研究云集窑乃至中国陶瓷的发展都有著重要的价值。

1997年秋,云集湘江大桥作为衡南重点工程即将施工,施工路线涉及两处窑址,考古人员们对这一区域进行了部分抢救性考古发掘。

“龙窑”是我国古代一种常见的窑炉形式,一条狭长的通道,走势蜿蜒、如龙似蛇。龙窑的长度越长,可达到的温度就越高,保温也越稳定,能同时烧制的器物也越多。

在这座被发掘清理出的龙窑的中段,专家们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精美器物。这些器物以青瓷为主,有碗、碟、壶、枕等,雕塑技巧、器身纹饰、通体釉色均属上乘。

其中一件釉下褐黑彩花瓶,造型玲珑、纹饰灵动、釉面晶莹剔透,是釉下彩绘瓷中的珍品。我国的釉下彩绘瓷烧制工艺,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云集窑是长沙窑的延续,它凭借先进的窑身设计、所出彩釉无与伦比的精美程度,将我国釉下彩绘瓷烧制技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挖掘的深入,二号龙窑中出土了三件刻有年号和地名的铭文器物和窑具,它们精准地表明了这座古窑的年代、地点和名称,这在全国实属罕见。

1997年至今,考古专家们先后两次,对云集古窑遗址群中的六座龙窑进行了发掘。根据窑中出土的大量文物,专家们断定云集窑“始于唐代末年,兴盛于宋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四百余年,均以烧制青瓷为主。”

来源:《中国影像方志》湖南卷 衡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