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历史悠久。这种习俗起于何时,现无从考究。此习俗形成久远,歌也就约定俗成,出口成章,不少篇章如哭爹娘、哭姊妹、哭哥嫂、骂媒人,代代相袭,前传后承,注意押韵合辙,以求声律之美,哭之悦耳动听、催人泪下。
清乾隆《永顺县志》卷四“风土志•风俗•三”记载:“歌丧哭嫁,崇巫尚鬼……”。记述了古代土家族婚嫁习俗和哭嫁歌。清彭秋潭《竹枝词》:“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哭竹枝。”具体描述了土家族哭嫁的场景,指出了哭嫁歌与古代民歌竹枝词的“犹似”关系。哭嫁歌在清代已十分盛行。
旧时,土家族姑娘十二岁就学“哭嫁”,出嫁时一定要唱《哭嫁歌》,并将之作为衡量土家姑娘人品的标准。土家姑娘借“哭嫁”来告别在娘家做闺女的生活,抒发情感,这是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时的哭嫁,是土家族姑娘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们自然产生了不满之情,乘出嫁之机,尽情地诉说心中不平事和不幸遭遇。对于不合理婚姻制度的一种反抗,也是对旧社会地位低的一种愤慨。不能得到美满婚姻,只能“长歌当哭”进行哀诉。
土家族《哭嫁歌》内容丰富,篇幅浩繁。主要包括序歌《哭开声》、《哭爹娘》、《哭哥嫂》、《别姊妹》、《骂媒人》、《哭开脸羚》、《哭梳头》、《哭戴花》、《哭穿露水衣》、《哭离娘席》、《辞祖宗》和尾声《哭上轿》。此外还包括《哭木匠》、《哭八仙》、《哭十二月花》、《哭十杯酒》等礼节性的内容。从语言应用上,早期哭嫁歌用土家语哭唱,语言直自、句式自由、长短不一、不求韵律,随汉文化的影响,土家语哭嫁歌逐渐被汉语取代,句式工整,多为七言,语言如诗;从艺术风格上,语言朴素,形象生动,意境清新,声韵和谐;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比兴、比拟、夸张、联想、排比、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从对中国文学影响上看,它对古代竹枝词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对中国古代文人诗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代乾隆时期的土家诗人彭潭秋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古竹枝词里也有几首咏哭嫁的诗:“养侬长大又陪妆,养女由来也自伤。最是哭声听不得,一声女儿一声娘。” 还有“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绵绵泪如丝。”
《骂媒人》:
豌豆开花荚对荚,背时媒人想鞋袜;鞋子送你做寿鞋,袜子送你写灵牌。枫香叶子三个叉,打扫牛栏关媒妈;喂上一把芭茅草,夜里与牛一起爬。
媒人也用“哭”来作答:
青布裤子白布腰,爹娘嫁你你心焦。不是我给你搭桥,你在娘家坐天牢。不要我媒人来作中,你背起包袱找老公……
《哭姊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绩麻同麻篮啊,磨坊同扼磨……
《娘哭女》:
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世上三年送一闰,为何不问五更头?哎,儿去了哎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爱哎度春秋……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