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岳书院位于平江县三阳乡黄土仑。据清同治《平江县志》记载:天岳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知县杨世芳倡建,因书院原址建在县城南郊小天岳峰而得名;乾隆四十年(1775年)移建于城内青石巷,嘉庆九年(1804)年知县徐以垣再迁至城西五龙山,改名“昌江”;同治六年(1867年)署知县麻维绪率邑绅向国鸿等移建于现址。1903年后改为学堂。1928年平江起义时为县立男子中学;1942年改为平江县立中学。现为平江起义纪念馆。1928年7月22日在这里发生的著名平江起义。

天岳书院坐东南朝西北,扼汨罗江盆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走近天岳书院山门,两根四方麻石檐柱撑起大门斗口,麻石门框上方镶嵌着“天岳书院”匾额,两侧一副嵌字楹联:“天经地纬,岳峙渊渟”,笔力雄浑,气势磅礴,相传出自清代湘军名将李元度之手。门枕石上一左一右坐有抱鼓圆石,默默无语伴读百余年,深得儒雅风范。大门内设门厅,木屏风隔开。进得门厅,花园里桂花、冬青、铁树、剑麻诸多植物应时而兴,沿花园正上方垂带式三级石阶踏上大厅,便是书院讲堂,分为前、中、后厅。前厅八个青砖四方立柱,排成四横排,横柱之间饰有木质隔扇。在第三排隔扇之上,横悬有“整齐严肃”黑底正楷匾额,当为岳麓书院清代石碑之拓版。中厅两边各有耳房一间,原为山长住室,李元度曾专门撰写有《天岳书院新建屈子祠记》和《天岳书院新建君子祠记》,以教育后人尊崇忠孝理学。

来源:《新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