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算不算劳民伤财?算不算吃饱了撑的?

穷兵黩武,自古都没有什么好处,换来的只能是国将不国、累累白骨。可大部分穷兵黩武的帝王,都是在王朝比较鼎盛的时候,频繁地向外发动战争。而诸葛亮是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以弱频频攻强。不能说他脑子进水,也不能说他找死,只能以他那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为由。比如什么匡复汉室,不能偏安于一隅,还有什么要是不攻打魏国,蜀国就没有立国之根本,舆论上就会失去支持。这些都不是诸葛亮频繁北伐的主要原因,这个主要原因他在出师表里头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为报先帝知遇之恩。怎么报?只能打肿脸充胖子、鸡蛋碰石头的勉强攻魏。

诸葛亮对刘备的这一番心意,致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是他千百年来受到古代封建王朝吹捧的目的所在。在这种吹捧之下,他的形象也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过于地神化了。

当时的魏国有500万人口,吴国有250万人口,而蜀国只有不到100万人口。没有那么多人,怎么能招到那么多兵。以蜀国不到十万人的兵力,去强攻拥有40多万兵力的魏国,怎么可能成功。至于地盘和经济上的差距,那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所以诸葛亮北伐中原的行为,也许他自己都知道,就是在闹着玩和小孩过家家。

诸葛亮在治理蜀国的过程中确实体现了一定的治国才能。如果不是他频繁地发动战争,那么,在他治理下的蜀国,可以说是一片祥和的气氛,老百姓有吃有穿有喝,谁愿意去打仗。可诸葛亮在有效治理蜀国的情况下,进而频繁地去发动战争。那么,他的这些所作所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其根本目的就是想去打仗。也就是说无论你把蜀国治理得怎么好,也会大大地打折扣,目的非常不纯洁。

对于他27岁提出的那个“隆中对”,以益州为根据地,又兼顾兵家必争之地的荆州,完全是战略上的一个极大的错误。益州易守难攻,沃野千里,确实是一个好的根据地,这一点没错。拿下了益州,养精蓄锐,发展经济,繁殖人口,训练军队都能够游刃有余地做到。至于荆州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简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你想得到,别人也想得到,可以说,荆州在谁的手里,谁就是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况且把关羽那种性格狂傲的人放在荆州,别人连做梦都怕受到攻击,还不时刻想着怎么收拾你,你怎么能守得住。

诸葛亮对他的“隆中对”自信到可以和刘邦相提并论,刘邦统一天下的路,可不是诸葛亮规划的那条路。

伟人曾经评价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后面事情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关羽很快大意失了荆州。说关羽大意失荆州,真是冤枉他了,不管他大意不大意,他总会失的,好虎架不住群狼。

刘备称帝以后,以为了给他二弟关羽报仇为由,想再次夺回荆州。结果让陆逊在夷陵一把火烧回了老家。诸葛亮得知以后,竟然叹息: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这里面就十分不明白了,诸葛亮作为丞相是干什么吃的?你为什么不力劝刘备?不力劝的原因就是他很支持刘备夺回荆州以恢复隆中对这一蜀国国策。

至于白帝城托孤,那完全可以当成是一场戏,虚伪的刘备和虚伪的诸葛亮两个人唱了一个对台戏。刘备和诸葛亮说:你很有才,国家大事交给你,我放心。如果我儿子刘禅不是那块料儿,你就取而代之。诸葛亮听了以后,马上跪到地上说我:这种不是人干的事我怎么能干呢,你放心,我一定当好我的丞相,辅助好你儿子,不会觊觎皇帝之位。刘备听完放心地死去了,如果诸葛亮那时有一丝的犹豫,估计早成刀下之鬼了。刘备对诸葛亮不是完全放心,托孤的时候还有个李严,李严可是蜀中大户,况且又和诸葛亮政见不合。诸葛亮一味的北伐,李严宁愿丢了官、被杀头也要抗争到底。

刘备在夷陵大败中死去,诸葛亮先平了孟获,之后不到一年就开始他的北伐事业,真不知道那时候蜀国还有多少兵,多少粮,多少钱经得起这么折腾。

总之,诸葛亮发动的五次对曹魏的战争,最大的一次战果就是在第三次北伐的时候得到了魏国的两个郡,其余的都是草草收场。最为诟病的是第一次北伐之中,竟然让一个从来没有带过兵,从来没有作战经验的马谡去守那么重要的街亭,简直是昏了头。之后还猫哭耗子、泪眼汪汪的把马谡杀了,还什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简直是扯淡,这分明是找替罪羊。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取得的政治成就和经济成就远远地大过了他的军事成就,人无完人,三国演义过于神话的诸葛亮不是他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