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豆腐,顾名思义,用米制成的“豆腐”,盛夏常吃,可开胃、解暑,是一种保健佳品。
米豆腐历史悠久,是湘黔川鄂地区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工艺食品,也是一种老少皆宜,众人皆爱的著名小吃。
米豆腐制作的第一步是选米。大米以早籼米为好,但晚稻米、糯米不行,因为粘性太重,不易制作。
浸泡大米前需除去米中的杂物,将米淘洗干净后,放入盛器中加碱水浸泡。浸泡用的碱水以反复澄清后的生石灰水为好,这样浸泡出来的大米经分子效应后会产生一种天然的清香,入口时没有碱性的苦涩味。
大米浸泡七八小时后,米粒充分吸收了水分,变得颗粒饱满,颜色成浅黄色。这时,再加上适当的清水,水米一起用石磨或打浆机把米磨成浆。浆液浓度一般以浆水能从磨浆机流下来为宜。
煮浆是使米浆变成“豆腐”的前奏,往熬制米浆的大锅里打底油可防止米浆煮糊粘锅,保证“豆腐”的品质。
米浆倒入锅中之后,还要加入适量经澄清干净的石灰水,石灰水与米浆的比例需得当,要视浆糊熬煮的软硬程度确定添加水量,否则浆糊过稀,米豆腐不易成型。如果浆糊过更,会造成米豆腐不够鲜嫩。
煮浆时,火候与搅拌是关键。一开始采用大火煮,这时需边煮边搅,以免米浆起团子或煮焦,待煮沸后改用小火。这时,可以每十分钟搅拌一次,熬制一小时后改为每半小时搅拌一次,一直煮到米浆筋丝度适中,即挂在搅拌上的米浆成有较强筋丝度的帘状,且不易掉了来为止。
待到这时,煮熟的米浆要趁热装入预先准备好的器皿中,放在阴凉处自然冷却后即为成品。
将冷却后的“米豆腐”用刀切成小方块,倒入开水中再次煮熟,置于碗中,倒入预先熬煮好的大滑汤,配以佐料即可食用,其调料可依个人口味添加。
米豆腐鲜嫩、酸辣可口,盛夏吃非常爽口,冬天吃非常暖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