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兰故居位于绥宁李熙桥镇南边约三公里的一个山坡上。这是一座典型的湘南古民居,外墙青砖,里墙木板;黑瓦盖顶,白粉饰檐;檐分两层,错落有致。

而它的结构却是北方四合院式。整个房子的外墙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第一进,短短的过道后是一个小天井,与客厅、风火墙、照壁形成一个“四合形”。穿过客厅,一个方整的院中之院。楼下为主人的活动区,楼上为卧室等。

这种结构,折射出主人的一段经历。史载:陈锡兰,咸丰元年(1851)中举,同治二年(1863)任陕西兴安府宜君知县,后调任兴平知县。在任时,颇得民心。告老还乡时,两县民众赠以“万民伞”。朝廷念及政绩突出,给他五品待遇。他将北方的住宅结构作为“副产品”,带回了湘南,建起了这栋特色鲜明的民居。

陈锡兰始终秉承家国情怀,“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维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儒家传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修身正己教化家人后世,虽“终身沦滞郡县”却以其“廉”“能”获朝廷“敇封五品知府”等殊荣。光绪六年(1880年)退隐乡居后仍“助教于乡”以“圣贤”人格“教化”家人及乡邻,其后裔现有大中专毕业生36人,其中博士、硕士各1人。陈锡兰一生重视农业,曾从任职地引回良种麻谷子在家乡推广种植,很快在绥宁普及,成为朝廷贡米。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受当地老百姓拥护,宜君和兴平两地百姓自发联名赠送“万民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