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为什么叫哀牢山?

因为这里是哀牢古国。

哀牢的起源——九隆神话

关于九隆神话,史学界多认为源于杨终《哀牢传》,而我们今日看到最先记载这个故事的是东晋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南中志》,其文说:

永昌郡,古哀牢国。哀牢,山名也。其先有一妇人,名日沙壶(壹)。依哀牢山下居,以捕鱼自给。忽于水中触及有一沈(沉)木,遂感而有娠。度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谓沙壹日:“若为我生子,今在呼?”而九子惊走。惟一小子不能去,陪龙坐,龙就而舐之。沙壶与言语,以龙与陪坐,因名曰元隆,犹汉言陪坐也。沙壶将元隆居龙山下。元隆长大,才武。后九兄曰:“元隆能与龙言,而黠有智,天所贵也。”共推以为王。

译文:
有一妇人名沙壶,因到江边捕鱼,触沉水而怀孕,生下十个儿子。后沉木化为龙作人言问“我的儿子何在”?九子惊走,独幼子不去,背龙而坐,因而取名九隆。九隆长大后,雄桀出众被推为王。当时有一妇人,名叫奴波息,也生有十个女儿,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子孙繁衍,散居溪谷。九隆死后,世世相继,分置小王。

据说,遗留在哀牢群山中的傣族(绰号:花腰傣)就是九隆兄弟中的一支 。

时哀牢山下复有一夫一妇,产十女,元隆兄弟妻之。由是始有人民——元隆死,世世相继,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山谷。绝域荒外,山川阻深,生民已来,未尝通中国也。

以下是“哀牢”的一些民族语音译说法:

从傣语。

依据为:“牢”与“僚”及老挝(净海法师《南传佛教史》一书中说“老挝族系自百越民族演化而来,以僚人为其主要血统,古称“哀牢夷”)的“老”同音,“僚”、“老”属于百越系统的掸傣民族祖先。

傣族把气味读作“哀”,把酒读作“牢”。如此,“哀牢”就是酒的气味或酒气。“哀牢”,就是好酒的人,褒义为善酒,贬义即为“酒醉包”。

“哀”与“岩”同音,“岩”在傣语中是男子长子之意,有“长子所在地”说。

从彝语等。

依据为:“牢”与“拉(倮、罗)”同音,“拉(倮、罗)”在“拉祜族”、“彝族”的语言中是虎的意思,其中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哀牢、安乐都是对以虎为图腾民族称呼的同音异译,“哀”、“安”为语气助词,故有“虎氏族居地说”。

拉祜和彝族、白族都是古代羌民族的后裔。又从秦汉以来一直和羌人关系密切的濮人来看,他们的后裔住今施甸县木老园、摆榔的布朗族,直至今日仍称当地的彝族为“阿倮”,因此“哀牢”有可能是依据古代“濮”人对“彝”、“拉祜”等族先民所称“阿倮”一词的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