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年又称“十月节”、“庆鼓堂”,苗语叫“打鼓坠”,在农历十月的戌日或亥日,旧时盛行于白毛坪、兰蓉、大阳、蓬洞、丹口、平林等地,主要是祭祀祖先神灵,庆贺五谷丰登。
每年一小庆,三年一大庆。小庆为一天一夜,大庆为三天三夜。除在节坪举行盛大的众宴外,还举行隆重的祭祖娱乐活动。
活动时,节坪四周插三角彩旗,青布凉伞,由十几人乃至几十人的队伍在节坪上表演群体组舞,多为神话故事。表演者脸戴鬼神面具,身着鬼神服装,手执鬼神道具。表演有镇恶驱邪的即兴动作,模拟飞禽走兽和生产劳动的形态。边舞边唱《请圣歌》、《长鼓歌》、《踩田歌》、《望日歌》、《芦笙歌》、《领归歌》、《家公歌》、《三门歌》、《送圣歌》。以大堂鼓、大锣、大钹、芦笙、唢呐、长号、牛角、铜铃伴奏。附近村寨甚至几十里以外的苗胞都前往凑热闹。
新中国成立后,多数地方苗年只设节宴,仅白毛坪地区流传“庆鼓堂”活动。
来源: 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