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是非遗吗?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的由来是什么?


三国时期,在诸葛亮“今民贫国虚,决敌不资唯仰锦耳”的决策下,土家族人民逐步掌握了汉族先进的染色技术,织造出五彩斑斓的土家织锦。明清时称“土锦”。

清《永顺府志·物产志》曰“土妇颇善纺织,布用麻,工与汉人等。土锦或丝经棉纬,土人以一手织纬,一手挑花,遂成五色。”

土家族织锦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酉水流域土家族织锦技艺主要分布于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四县的土家族聚居区。

土家锦用绵线织成,俗称“打花”,主要有打花铺盖(土家语西兰卡普)和花带两大品种。其中西兰卡普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采用“通经断纬”的挖花技术,分为“对斜”平纹素色系列和“上下斜”斜纹彩色系列两大流派。西兰卡普使用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织造,其技艺流程主要由纺捻线、染色、倒线、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挑织等12道工序组成,另以“反织法”挑织成图案花纹。花带是土家锦中普及面更广的品种,它采用“通经通纬”的古老“经花”手法,几乎不需专用工具即可在织造者两膝间完成。

来源:民族服饰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