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粽子与其他地方粽子一样吗?汨罗粽子有哪些口味?


与其他地方的粽子不同,汨罗粽子一定是牛角粽,因为古时牛角用于祭祀,粽子便以此为形。同时,汨罗粽子要放碱,这可是个技术活,因为放多了不好吃,放少了不好看。一个好的汨罗粽子,一定是好吃、好看又不散。

2006年5月,以粽子制作为主要习俗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粽子,古称“角黍”。粽子最早记载于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土记》,其云:“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于是口口相传,相沿成俗,千百年来,兴盛不衰。

关于粽子的起源,说法众多,其中最耳熟能详的是“纪念屈原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都郢都,屈原深感复国无望,又不愿做亡国奴,遂在这一年的五月五日含恨投汨罗江以身殉国。据考证,屈原在汨罗一住9年,朝与渔父驾舟撒网捕鱼,日随农夫荷锄躬耕田垅,夜伴妇孺耆宿畅言灯下,与乡民们水乳交融,深得乡民爱戴。在汨罗期间,他完成了光辉著作《离骚》、《天问》、《九歌》及《九章》中部分篇章的创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在民间留下了众多的关于屈原的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那天,除了江面上千舟竞发打捞屈原尸体外,还有两岸的渔妇、农妇将家中煮好的米饭加上一点盐,然后捏成饭坨,丢进汨罗江,目的就是为了让江中的大鱼小鱼去抢饭坨吃,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

后来,饭坨逐渐演变成了牛角粽。此后每年端午节,人们便向河里丢粽子,以示祭屈原、慰忠魂。这一习俗由此向华夏各民族传播,相沿成为各地吃粽子纪念屈原的端午习俗。

汨罗粽子历来以品种多、制作精巧而著称于世。如

“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松仁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正宗金华火腿,精肥适均。又,肉丁包粽亦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