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哥德巴赫猜想》讲述陈景润的人生故事

话剧《哥德巴赫猜想》讲述“科学怪人”陈景润的人生故事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白瀛)1978年,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轰动一时,让很多人认识了“科学怪人”数学家陈景润;36年后,一部同名话剧由厦门大学师生搬上了舞台。该剧10月30日晚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上演,讲述了陈景润不断突破人生困境、勇攀科学高峰的故事。

陈景润(1933-1996)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曾先后就读、任教于厦门大学。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即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与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这一成果震惊了当时的世界数学界陈景润的小故事,国际上称为“陈式定理”。由于某种程度上与社会生活格格不入,他曾被人称为“科学怪人”。

作为中国科协“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项目之一,话剧《哥德巴赫猜想》以陈景润在厦门大学、中科院的生活为主线,将他的起伏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厦门大学学习与工作时期陈景润的小故事,着重表现陈景润青年时期的刻苦钻研精神和数学研究热情;中科院工作时期,着重表现陈景润排除社会运动干扰、带病进行“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科学的春天来临后,陈景润收获了爱情,并挑战新的研究高峰。

编剧王晓红说,无论是青年时代的数学梦想还是中年时期坚守信念,无论是孩童经历还是爱情生活,该剧都紧紧围绕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难题的紧密关系展开,讲述他不断突破每一阶段的人生困境,最终取得杰出成就的人生故事。

全剧以现实主义话剧为基础,辅以音乐、朗诵、舞蹈、器乐等艺术形式,兼顾现实与想象、写实与写意、现实与空灵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