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荆州府市镇的兴起——水陆交通便利,商品流通畅达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自古以来水陆交通皆便,商旅往来不绝,自汉朝起即为全国重要的商业都会之一。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得到深度开发,境内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本地货产自给之余尚能外销邻省,因而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至清代,随着全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荆州府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促进了市镇经济的繁荣。

市镇发展的自然地理基础

荆州地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长江中游上荆江河段左岸,处于江湖河网之中。雨热同期,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区内湖泊棋布,水陆交通便利。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为荆州市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区域地理条件

荆州府位处江汉平原腹地,境内以平原湖区为主,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余下五分之一为岗地和低山丘陵。相对单一的地形地势,决定了荆州府境内聚落形态及分布特征。人类聚落之发展与区域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聚落形态又因地形的多样而呈现出不同的聚落景观。

从聚落形态和规模来看,荆州府的聚落大致可分为乡村、市镇、都市聚落三类。除上述三种聚落形态外,另有以经济行为为纽带的渔捞业聚落,木船即其居所。此类聚落多分布于川泽水乡,在明清方志文献中常有记载。明清时期荆州地区有大量专门从事渔业的渔户,傍水而居的居民对鱼的生长环境及捕捞技巧甚为熟识。

荆州府地处中纬度平原,在气候类型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晴朗;冬寒,有雪的气候特点。这种水热同期的气候特点,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但是,荆州境内年降雨量分布不均,且年际间变幅较大,极易造成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也存在较大的危害。

荆州府境内水网密布,河渠纵横,湖泊呈点状蔓延,河流以长江为骨干,支流自边缘向长江汇流。如此水乡泽域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鱼粮高产的佳绩,同时也促进了沿岸水运交通网络的形成,为市镇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市镇的交通地理状况

地形地势的分布制约着交通要道的走向和沿途驿站的选择,而交通条件又对市镇的兴起与商品流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荆州府地势平坦开阔,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是长江中游航运线上的枢纽。

明清时期,伴随着全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在荆州地区更加凸显,无论是本区域内的商品集散,还是过境贸易的商品流通皆日渐频繁,地处水陆交通节点上的诸多市镇也发展较快。

清代是中国古代内陆交通发展的完善时期。这一时期的交通通道已形成完整的体系,不仅有由北京通往各省的官马大路,而且也有省城通往所属各府的大路,甚至包括各府县通往城镇的支线。

荆州府各县间的交通路线也得到较大开发,府城与县城间都开辟有相互联络的驿路,并在沿途设有驿站或铺递,有些市镇插置其间,使得整个荆州地区构成一张层次分明而又紧密相连的交通网络。

市镇发展的历史人文环境

一、政区沿革

荆州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在此地创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系楚文化的发祥地,因楚曾建国于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

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其境内经济体数量的多寡有关,作为行政区划的县级单位越多所涵纳的城镇数目也就越多,发挥的经济功能也就越大。荆州府辖各县建置历史悠久,可追溯至秦废封建为郡县,除宜都县外,其余六县几乎同时属过南郡统辖,此后又属过江陵总管府或荆州总管府,说明历史时期荆州地区的县级行政区划建制较为稳定。

从今县命名来看,大多沿用古县名,其中涵带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意蕴,如监利乃因此地“地富鱼稻”,西北境内曾产盐,东吴便“令官督办”以“监收渔盐之利”;宜都乃“宜于建都”而得名;江陵因“以地临江”水运交通便利,“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而得名。

综合看来,荆州集地势险要、交通便利和地富民稠于一身,市镇得以发展的条件较为充分,至南宋时期,“镇市”常见于官方文书及地方志中,成为一个具有经济意义的新名词,明清方志更是屡载不鲜,市镇已不复纯粹的原始功能,而以商业机能为标准。

二、职业构成与社会风俗

中国传统社会,向来以“四民”作为阶层或职业分类的主体。荆州四民的社会分层较为明显,表现出各自的职业特征。士重经学,喜读古文,遵尚先辈以科举及第为豪,耻于物质求索致家无斗粮亦不羞愧。民性朴厚,尽力南亩,虽偶临水旱之灾,垦辟如常。

妇女也会参与劳作,勤织纴,布衣无华饰。靠湖的民户于农隙时分招诸渔户捕鱼。手工业者就地取材,开设的作坊有酿酒、冶炼、制陶、纺织等。业商贾者人数虽不多,但商贸区域上而滇黔,下而吴越,靡远不到。士农工商四民殊分,序列差等,不仅是职业之分,而且是社会阶层之划分标准,早已深入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之中。

在社会风俗方面,荆州地区表现出如下几点特征:一是崇尚俭朴,不事浮华;二是重祠祀、信巫鬼。此外,荆州地区的民俗活动也自带楚文化历史遗韵,每逢社日、各商会日、各行业祖师爷诞辰和菩萨日都会举办戏会。

清代荆州沙市地区商业昌盛,外籍人士纷纷前来,以致“五方杂处,土著无几,即世族故家亦不过占籍二三百年。”旅沙客商为维护共同利益,免遭其他社会势力的欺辱,于是成立同乡会或建立会馆以加强联络,帮会组织应运而生。

各帮会馆一般都在指定地点举办戏会,届时成为官商名流聚会或交易的场所,各帮派间的贸易纠纷也可借戏调解。

三、商品经济发展状况

伴随着全国商品市场网络的扩展,人口迁移及自然增长带来的人地冲突,荆州地区的农业结构发生了些许变化,主要表现为新的外来高产粮作的引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加工,等等,使得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增强。

余粮率是研究古代区域经济史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它是农业商品化的前提条件。明清时期,由于江汉平原得到深度开发,农耕制度与技术的进步,大量移民不断迁入与人口自然增殖,水利工程的兴修等,使得荆州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余粮占有率稳步增长。而荆州地区粮食亩产量及商品化程度大幅提升,得益于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垸田的开发和水利兴修。

清代荆州府是湖北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棉纺织业是该区域最重要的手工业,棉布已成为广泛流通的商品。比棉纺织业起步更早的有以苎麻为主的麻纺织业,一般当作土贡之品,作为较大商品意义的集中产区不太显著。

荆州地区倚长江水运之便,商品流通渠道堪承畅达。就商品出产地而言,粮食是荆州本地市场向外地市场输出量最大的商品,食盐则是由外省所产并输入本地市场最多的商品。荆州境内的民众基本上以食淮盐为主,来往于荆州贩卖食盐的盐商数量之繁不可胜数。

另外,值得重视的是区域间的人口流动,尤其是明清时期长江中游的移民潮,促进了劳动力、资金、技术和商品等的大范围交流。人口流动的同时,新的商机亦展现在人们眼前。荆州土客商民经营的行业多以本地物产为依托,进入商品流通渠道的产品绝大多数来自家庭手工业品或土特产品。

流入荆州市场的商品种类繁多,计有安徽的茶叶、笔墨,四川的桐油、药材,湖南及鄂南的茶叶、粮食,吴越的丝绸、海产品,山陕的木材、皮毛,赣闽的瓷器、果品,云贵的木耳、生漆,以及南北方的各种土特产。由于外地客商在荆州长期持有购销行为,为方便彼此联络,建有大量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