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瑜伽焰口起源于哪里?有什么特点?


 瑜伽是佛教中的“唯识学派”,尊弥勒为始祖。瑜伽意为“相应”,“正慧能到彼岸,是大菩提最胜方便”,故名“瑜伽”《显扬圣教论·成瑜伽品》。“焰口”也叫“面燃”,是佛教中的饿鬼名。相传饿鬼,骨瘦如柴,喉小如针,夜晚见之,口喷火焰,故名“焰口”。佛教徒为了不使自己成饿鬼,同时,为了解除饿鬼痛苦,故举行仪式求佛祖帮助解脱。

  佛教传入常德,大约在唐朝末年,唐咸亨间建德山乾明寺,封为佛家第五十三福地。《瑜伽焰口》在常德流传,是在宋朝初期,从桃源县收集来的《瑜伽焰口》经书,落款是常德府武陵县敕赐大善寺藏板,此寺建于雍熙年间,无疑《瑜伽焰口》的流传是在其后了。

  佛事活动有大有小,小的活动一天,大的活动七天,有烧屋、招亡、戏戒等十几个名目。但手诀最多的是万藏科、八位清科、劝戒科、观音科。七天以上的佛事活动念经,念到十五天为止。

  佛事活动中手势多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佛教戒律较严,有五戒、八戒、十戒多种,但有共同的一条,“不准观听歌舞”,因此,佛事活动中没有跳跳蹦蹦的动作,只有各种手诀;二是传说佛与众生体性相同,众生如果依法修手结印契(特定手势),口诵真言,心观佛尊,就能即身成佛。

  《瑜伽焰口》在进行拯饿活动时,主持僧头戴五佛帽,身着青色园领袍,斜披红色百佛(一百个黄色绣花罗汉)袈裘,右手指扣拂尘套绳,佛尘置于左臂上,然后正襟跪坐在香案前,乐队成顺八字坐于两侧,为之伴奏。主持僧口念咒语,双手随唱词节奏,不停的搓摸,念到最后一句时,即献手诀。《瑜伽焰口》共有128个手诀,不相同的手诀有94个。这些手诀是分内容进行的,可分为准提偈、五方神偈、奉食偈、金刚偈等十组。每个偈都有其含义,如“准提”意为“心性洁净”。

  《瑜伽焰口》做完手诀后,还要进行拯饥活动,一般有三种方式,即撒斋食,意为拯救陆地上的亡灵;放洋灯,意为上西天成佛;放河灯,意为拯救水鬼。有钱人家做佛事,放洋灯、河灯几百盏,夜间观灯,光点闪烁,甚是可观。

  佛教不准观听歌舞,但做手诀和诵经时,要伴以乐曲,据传佛曲有八曲九调。佛教“放焰口”时,除主持僧外,其他僧人都有一件乐器,有多少僧,就有多少乐手。乐器有铛、小钤。木鱼、鼓、笙、箫、笛、管,除唢呐外,弦乐器也可以。诵咒语的腔调有多种,有的类似古曲,有的类似小调,一般曲调低沉、幽深,节奏徐缓,悠扬中似有渺茫感。咒语一般为四句七字式,不拘音韵,念时比较咬口。内容基本上是宣传宗教迷信,颂偈菩萨威德,劝人修炼成佛的一类忠告,毫无可取之处。有的经文,晦涩难懂,似是非是,如准提偈语中云:

  天上地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界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