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古城墙的历史有多久?澧州古城墙是谁修建的?


澧州古城墙位于澧县县城境内,明洪武五年(1372),澧州城从唐代新城(今津市新洲镇)迁于此,由总督肖杰垒土为墙。明永乐二年(1404),更土城为砖城,高5米,面宽6-10米,上加女墙,全长九里十三步(约4505米)。外设护城河,有东门、北门、南门、小南门、金牛门、小西门6个城门。如今,澧州古城墙仅存东南墙约1860米,只有南门、小南门、东门保存完好。

“澧”字最早出现于孔子编撰的《尚书·禹贡》篇:“岷山导江,东至于沱,又东至于澧。”《太平寰宇记》卷记载:“州在澧水之北,故取为名。”澧县古时称澧州,自周朝以来,建制随代屡易。先秦属荆楚,汉属武陵、天门郡,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初置澧州。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升为澧州路,公元1364年,明改澧州路为澧州府,1913年澧州改称澧县,隶武陵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澧县一直属常德地区(1988年改为常德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