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牛祭祀是一种原始祭祀活动,包括了巫辞、巫舞、巫乐、巫具,椎牛祭祀因为规模大,所以很少有单家单户举行这个活动,都是一个村寨或者几个村寨一起举行。
湘西苗族,最大规模、最高等级、最长时间、最巨耗资、最多人员参与的祭祖活动就是椎牛了,椎牛又叫吃牯脏,椎牛苗语叫做“能尼”。
苗族跳鼓臟习俗主要流传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及松桃县、铜仁市、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及重庆市的秀山县。
据永绥厅志,乾隆十六年版,宣统二年版《苗峒》都有记载:“苗俗又有所谓跳鼓臟,每户刹牛一只祭祖先,苗巫擎雨伞衣长衣,手摇铜铃请诸神,其余男子五色衣或披红氈,苗妇亦盛,男外旋、女内旋,皆举手顿足,其身摆动,舞袖相联,左右顾盼不徐不疾亦觉可观而芦笙之音与歌声相应悠扬高下并堪入耳谓之跳鼓臟”。
苗族跳鼓臟的主要内容有椎牛仪式、绝技表演、苗歌演唱、打苗鼓“跳月”等。苗族跳鼓臟活动包容了苗巫文化的全部精华和品类多样的民间艺术表演,参与的苗族人民盈千累万,实属热烈而隆重的苗族群众文化大集会。
来源: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