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有哪些古寺庙?哪些寺庙值得一去?


八圣宫占地十余亩,第一进为火殿,第第二进为两层楼阁,供奉孚佑帝君文昌、武圣、桓侯、观音、王母、九天司命等八圣菩萨,周围砖壁。站在楼阁之上,可以鸟瞰全城,风景极其优美,每日破晓,钟鼓之声传达数里,为县城之一胜境。现庙虽已拆毁,但遗迹尚存。

道林寺道人山北麓东岳观镇三岔溪和丹风垭交界处,有一块风水宝地,环境幽美,古木参天,绿荫蔽日,屋舍俨然,古朴典型,高僧辈出。据传唐朝中期,僧人董道林策马乡间,觅访建寺宝地。一日黄昏,人、马疲累,忽见山北麓三岔溪交界处有亮光闪烁,走近观之,又不见其光,异之,即定此为寺址。寺建成后,以僧名称为道林寺。戊成变法时,清朝在北京设京师大学堂,全国各地相应设立中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改为道林小学堂,当时执教者为乡里名流,对培育人才、传播文化起了一定的作用。

慈利景龙桥乡杨家垭村原有一庵,庵中供奉的观音菩萨,左手执净瓶,右手持杨柳,将甘霖酒遍人间,普渡众生,故名观音庵。此庵前通七姑山,后接云朝山。相传,清嘉靖年间,当地人在自生塌建此庵,楼阁
生辉,敬香者络绎不绝。数载后,常德城里无鸡鸣犬吠之声,官府命白鹤仙人觅查到此,白鹤仙人向府台诉说系自生塌建庵之故,遂将此庵迁至保护安(庵)。因地理条件不合,直到民国初年,又将此庵迁原址,建起了两层四合院式的殿堂,庵中常年灯火辉煌,香客盈门。

尖峰山庙因庙位于象市镇放马村尖峰山顶而得名。据碑文记载,庙建于乾隆五十年。中途曾有毁坏,后经嘉庆十七年、道光八、九年三次修复。传说庙里菩萨很灵,烧香拜神的人络绎不绝。民国时期有一年,这一带
蝗虫成灾,人们便把庙中的二老爷菩萨抬着,一路燃放鞭炮绕灾区一周,结果蝗虫都飞走了,人们更觉是菩萨显灵。后庙毁,仅存石墙、石碑等。

关岳庙,俗称关庙,又称武庙,址址在零阳镇幸福北路之西县税务局内。据民国12年《慈利县志》载:日武庙清嘉庆二年知县南济汉建。清朝以前祀汉朝关羽,民国后增祀岳飞。关庙坐北朝南,面向羊角山,北靠澧水,左侧20米远是座木牌楼,为院落式建筑,砖结构构围墙,平面呈长方形,正面围墙两端开门,东门外有一塔形“字藏”,自南而北建有万年台,又叫戏台,分前台和后台,后台3间,两侧列立周仓、关平。主殿和后殿之间两端为天井,中央设亭、亭左右设钟、鼓架,后殿布局为主殿,内供有关公菩萨和建庙者功德碑,每年农历五月甘一日,拾后殿木雕关公神像游行,名日赶神会。在主殿右侧设有便殿,之间用2米宽走廊相连接。

回龙寺在零阳镇双安社区朝王塌路东侧的原县肉食水产仓库内。祀释迦元武。每年农历三月初一为县城抬毛菩萨会期。前十天将公王和娘娘从磊庙关抬到回友寺,发水治病。会前一,二日,将附近上下青山庙菩萨、茶庵赵舍人、永安渡张舍人、蒋家坪的将军和太保以及观音阁的毛菩萨兄弟和两个判官,分别下位、洁身、穿莽袍升銮驾。三月初一这天,把这10尊菩萨抬到县东门外朝王塌按顺序排座,公王和娘娘则由回龙寺绕县城东门口向朝王塌进发。此时将军、太保先迎于东门口,其余8尊菩萨望见公王和娘娘到,便竞相高举迎接,这就是所谓朝王,朝后,即抬毛菩萨巡街驱瘟神。抬公王和娘娘缓巡东西南北各街,接受沿街居民的敬奉,其余各位著萨则鼓乐回庙。这天也是一次物资交流盛会,各路的商贩云集,交易各种农具、家具,以及土特产,其场面十分热闹壮观。解放后,抬毛菩萨会废,回龙寺址也被征作它用。

九龙寺宜冲桥北部有九座大山连在一起,自西向东,有头有尾,似九条龙,最高的一座山海拔1100米,面积1500亩,山上曾建有寺庙,故名。清朝至民国时期,山南山北的人都来敬香拜佛,香火不断。山上杂木
竹子甚多有桂香、八角、茴香、九樟、山杜鹃等珍贵树木及许多奇花异草。夏秋晴朗日子,登上峰顶,可远眺溪口、甘堰、穿石溪,近览览宜冲桥全境。山脚下多为岩壁,南方岩壁下有一深潭,面积1平方丈多,深约2丈,中有岩螃、大的有脸盆大,若人去捉时,即有一条大蛇出来保驾,成为九龙寺景一迷。山南斜对面,有一狮子凸,似狮子滚球状与龙相呼应,亦为一绝景。

普光禅寺普光禅寺位于市城中心,前临人民广场。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由永定卫指挥使雍简领建。由大山门、大佛殿、玉皇阁、高贞观等八个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包括武庙)8442.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28.12平方米。普光禅寺建筑恢宏大气,工艺精湛,是我国南方重要寺庙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