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渔歌,被渔民称为丫口腔的渔歌(即张口就唱,渔民可以自由发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形成了洞庭湖区独特的渔歌风味。

它和其它民歌一样,也是洞庭渔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政治、经济状况、历史文化、民族习惯、语言特征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特点,渔歌词往往是渔民见景生情,即兴抒怀,随口编唱。常用比兴手法,艺术形象比较集中、单一,表现的内容比较直接朴实,但也有多段体的分节歌式的叙事诗。有情歌,绝大部分反映洞庭渔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刻划了渔民真挚朴素的爱情和高尚纯洁的情操。其中,有儿歌,内容诙谐有趣,富有知识性和娱乐性。分为耍歌、盘歌和骂歌。有劳动歌曲,是渔民在行船时,为了消除疲劳,调节情绪而演唱的歌曲,内容以即兴抒怀和传授知识为主。

其曲调主要源于洞庭渔民中广泛流传的地方小调,这是在渔歌、湖歌、灯调的相互影响、掺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洞庭渔歌曲调流畅、婉转、有浓厚的地方风味,节奏鲜明,曲调丰富,辽阔,带有很浓的地方风格,湖区人民广泛流传,由领歌人起首,一唱众和,音调高亢,婉转,饶有风味。有对唱、独唱、合唱等等,在湖区广泛流传。代表作有《湖风吹老少年郎》、《养女莫嫁驾船郎》、《河水哪有我眼泪多》、《十二月渔民苦》、《我撒网子妻荡浆》、《阳雀子唤醒打鱼人》、《送郎一条花手巾》、《赶郎不到是冤家》、《篙子一响船要开》、《情姐下河洗茼蒿》、《郎想姐来口难开》、《蓑衣歌》、《情姐爱的打鱼郎》、《吃茶歌》、《盘渔歌》、《洞庭仙》等三百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