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捉龟舞是一种古老的哑剧成分较重的民间舞蹈,这种民间舞蹈追溯其源,可在汉代“百戏”中的“鱼龙曼衍”、“相人”中找到其产生的渊源。
《楚风》在“竹马灯”中详细介绍了道具的制作过程,桃源“捉龟”舞中的“大乌龟”用青篾片扎制,龟背上可以承载一个成年人的重量,用黑纸扎龟头,青布作龟颈,硬纸板涂黑,上绘龟背花纹。前爪用篾扎胎架、包布,后爪即人脚,龟的头、颈、爪均能活动。栩栩如生的乌龟道具融汇了民间绘画、造型等各种艺术门类,特别是表演者逼真的模仿动作,使桃源捉龟舞具有很强的诙谐效果。
桃源“捉龟舞”反映的是乌龟遨游、爬行、晒背、伸缩、觅食、戏耍等生活习性。捉龟人由丑角扮演,鼻梁用白粉涂“S”形图案,眼下涂两白点,头戴无顶草帽,足登麻草鞋,上穿白便衣,下着黑长裤,系大红围腰,身背竹篓,手持铁钩。扮龟人将竹篾扎制的象形道具套在身上,龟壳内设一竹竿,右手控制头颈伸缩,由扮龟人右手操纵;再横设一绳,系住龟前爪,用口衔操纵。扮龟人左手撑地掌握“乌龟”的进退转弯,整个乌龟长约1.2米,颈部全部伸出约1.6米。捉龟人为愉悦观众,基本上沿用桃源地花鼓中丑行表演的程式,从发现乌龟到伸钩探试,再到擒获乌龟,都以极其夸张而幽默的“探步”表现探路、涉水、搁脚等翻挪腾移的动作。扮龟者则模仿乌龟小心谨慎、一步一顿、缩头缩尾的样态,并在大龟后用绳牵扯着安装了木轮的道具小龟一同进退。这一伸一缩,妙趣横生,把人们带到河湾、湖畔,呈现出现实中的田间一景,使人在不知不觉中陶醉,具有水乡浓郁风味,情调风趣,秀婉风韵而又典型的幽默轻喜剧效果。
桃源“捉龟舞”既无唱词、念白,又无文场音乐,仅有锣鼓唢呐的伴奏。刻画乌龟笨拙、缓慢、胆怯的特点,艺人们采用《长锤》与《金钱花》加以分割、重组,形成了紧密配合舞蹈动作的描写音乐,还改变了打击乐欢快、热烈的打法,而采用“闷钹”、“闷锣”等手法,表现乌龟受惊畏惧的神态。
桃源“捉龟舞”融民间器乐、民间篾扎、民间绘画、民间舞蹈艺术为一体,具有较高的综合艺术性。简洁、洗炼、独特的表演动作,采用的拟声、状形、会意、传情手法,对洞庭湖流域的民间艺术活动的探索、研究,表现醇厚、质朴的水乡水族原生态生活习俗,其产生、发展、传承均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稀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