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隆庆《岳州府志》载:又有方物茶,龙窖山出,味厚于巴陵,岁贡十六斤。
据南宋初年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龙窖山,在县(临湘)东南,接鄂州崇阳县雷家洞、石门洞,山极深远,其间居民谓之鸟乡。语言侏离,以耕禽为业,非市盐茶,不入城邑,亦无贡赋,盖山瑶人也。”
临湘在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因茶设立县级行政机构王朝场(宋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改为王朝县,宋至道二年即公元996年改为临湘县),以便朝廷加强对临湘茶叶的生产和销售组织管理,从五代起到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境内龙窖山茶向朝廷纳贡长达千年之久。
湖南临湘龙窖山系幕阜山余脉,横跨湘鄂两省,地处临湘,通城,赤壁,崇阳四个县市之间,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261.1米。整个龙窖山区不仅是我国近现代优质茶的生产基地,也是历史上“两湖茶”的主产区,还是万里茶道的一条主要通道,全国56个历史贡茶产地之一。
龙窖山拥有良好的地理气候条件。龙窖山地处中国北纬30度附近(在北纬29度10分至29度52分之间),这个纬度区四季分明,光照充分,气候暖湿,地理气候条件等各方面是中国最适合茶叶生产的地带,在这个纬度带,中国十大名茶除安溪铁观音外,其他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祁门红茶等九大名茶都产生在这一纬线附近。
如五夷山红茶生长的土壤为矿物质丰富的红色砂石土壤,安化黑茶生长的一土壤为亿万年形成的冰碛岩乱石土壤,君山银针生长的土壤为腐殖质丰富的冲积平原土壤。据陆羽《茶经》载:其地,上者生乱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龙窖山大部分地区就是典型远古时期留下的乱石地貌,这种乱石地貌土壤多为板页岩风化发育而成,岩石质地疏松,土壤表层腐殖质丰富,养分含量较高,酸碱度适宜,非常适合茶叶类植物生长。在这种乱石地貌生长过程中,其根系一方面可以吸收岩石的矿物质,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吸收土壤中腐殖质营养,所以在这种乱岩地貌中生长出的龙窖山茶才会矿物质维生素丰富,味厚而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