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客家“十大碗”也非常有名,因为都是荤菜,所以也叫客家十碗荤,“十碗荤”属于高规格的隆重宴席,平时一般不出现,只有在红白喜事、乔迁新居、起屋上梁、祝寿做酒等重大场合以及大年三十阖家团圆的年夜饭中才能看见, 是炎陵客家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菜肴。

据炎陵老人们介绍,炎陵“十碗荤”,最初是地方上为朝廷派来的祭祀炎帝陵的“钦差”开斋、饯行举行的宴席。按照规定,御祭"钦差“们到了炎帝陵,只能素食, 不动荤腥。直到祭祀活动结束,行将回京之际,地方官员便设此“十碗荤”招待,丰盛扎实可想而知。后来,这种宴席传入民间,就成为老百姓招待贵宾、举行庆典的最高礼节。炎陵“十碗荤”便成了炎陵县这地方的风俗了。

第一碗菜俗称“头碗”,又名什样锦,是用一个大海碗,由肉丸子、鸡蛋、香菇、木耳等多种菜肴堆得冒了尖,最上面用肉丝、香菇、鸡杂、青蔬切丝杂烩盖面,下面是一个个圆圆的或者椭圆形的油炸团子。

第二碗是蒸蛋,选取新鲜的鸡蛋或者鸭蛋,打碎加入调味料搅拌,然后上锅蒸。

第三碗是炒鸡,第四碗是蒸鱼,用最普通的烹饪方法,做出的最普通的菜,却依然深深带有客家人的印记,毫不掩饰得将食材原本的风味展现在你的面前,原汁原味,酥软香浓。

第五碗是东坡肉。东坡肉虽然起源于四川眉山,却在湘菜、浙菜、鄂菜等菜系中皆有流传,且各地做法也不尽相同。炎陵客家“十碗荤”的东坡肉是客家化的东坡肉。

第六碗是“围肉”,又叫“喜事肉”。这道菜分量十足,整碗用一寸见方的方块肉一层层围垒雨成,故名“围肉”。这碗肉是定量供应,每人三块,一块肥的,一块半肥半瘦的,一块瘦的,每桌八人,共是二十四块。吃起来肥而不腻,味醇汁浓。

第七碗和第八碗又是鸡和鱼。炎陵客家“十碗荤”讲究双肉双鸡双鱼,预示着“好事成双”。鸡是炖鸡,佐以酃县特产香菇,鲜香可口;鱼是烧鱼,切成一方块一方块的草鱼,原汤原汁烧炒,肉嫩汤浓。

最后两碗,根据厨师和主人的喜好有不同的安排,通常是稍微清淡点的荤菜,比如豆皮炒肉、海带炖肉,也可能是红烧猪脚,辣椒炒牛肉,辣椒炒猪杂等,作为前面大鱼大肉之后的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