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小调是什么传统戏剧?宜章小调的特点是什么?


宜章小调是流行于宜章民间的戏曲形式之一。它源于花灯、秧歌,以后内容日臻丰富,把各地方戏中易于上口、传唱、听着悦耳的短小曲调移植过来,混在一起应用。如花鼓戏、黄梅戏、采茶调、祁剧、歌剧等。形成了一个多剧种、多声腔、多风味而独具特色的宜章小调,群众很喜欢。新中国成立后,宜章城乡的业余剧团多属小调班剧种。

宜章小调脱胎于早期的花灯、秧歌等民间歌舞,属湖南花灯戏的衍生剧。而湖南花灯戏历史悠久,据《桂阳郡志·俗乐之八》载:“东汉建午年间(公元25年),桂阳郡(郴州)人口逾五十万,粮足,种桑织布手工业皆丰。民乐随之,大开农耕,田间起舞,曰‘秧歌”。《郴州总志·风俗》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版载:“元宵自十三至十五夕,装扮故事、龙灯以乐太平。农务既毕,秋乃赛神,摊钱设醮演戏,谓之‘报赛。小年大年放爆、鸣金鼓、百戏演之”。而《嘉禾县图志·卷十》清·同治三年(1864年)版载:“逢年过节,少年子弟列队为鱼龙灯、狮子、竿僮、角觗诸戏,或秧歌。秧歌亦谓之花灯,饰童男童女,相对跳唱,金喇叭与身手相凑。……其风至十五日止,谓之‘耍元宵”。

从以上史料可证,郴州一带民间的“花灯”、“秧歌”,当是花灯歌舞最早起源于田间,调节劳逸的原始歌舞。且先是童男童女二人相对跳唱,后加入一丑角,成为三人戏。及至清康熙后,在湖南各地盛行“大戏”,先是由外地(京都)流入,后是自己办班,如:桂阳有专唱昆曲的集秀班,临武有高昆弹兼唱,郴州一带有老天源、老吉祥、清华、祥泰等戏班,其剧种有湘昆、湘剧、祁剧、花鼓等。在这些“大戏”的影响下,原来比较单调的花灯戏班,把各剧种易于上口,群众爱听,爱“哼唱”的短小“调子”移植过来,混在一起,为己所用,形成了后来的多声腔、多剧种、多风味而独具特色的小调班。许多“大戏”中的小型剧目也“拿来”演,如,《下洛阳》、《磨坊产子》、《王氏改嫁》等。其演员也打破了原来二人、三人唱跳的格式,随剧目人物而定了。这样一来,其剧场效果比原始的“秧歌舞”生动、活跃得多,特别受观众青睐。这种剧式,宜章俗称为“地花鼓”、“调班子”,现在统称为“小调班”。

传统剧目有《下洛阳》、《下北京》、《李氏砍柴》、《丑人斗》、《云南寻夫》、《杨武龙借妻》、《张春打楼》、《磨坊产子》等。这些剧目多用祁剧小调的【南路】、【北路】等演唱。

新剧目有《打猪草》、《三毛箭打鸟》、《刘海砍樵》、《小姑贤》、《七仙姑下凡》、《山里舅舅》、《相亲》、《老表醉酒》、《独生子女好》、《三月三》、《大爱无垠》等,多用花鼓戏、黄梅戏、采茶调、流行民歌等小调演唱。

群众们喜闻乐见宜章小调,故而春节、中秋、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都可以看到宜章小调,修族谱、白喜事、建祠堂等重要日子,也都会请宜章小调演个几天几夜。